新冠肺炎辅助筛查工具
新冠筛查
治疗方案
治疗评估
指南规范
同程查询
治疗方案(根据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七版)》推荐)
治疗方案分类
详细治疗方案
轻型
普通型
重型
危重型
一般治疗
卧床休息,加强支持治疗,保证充分热量
注意水、电解质平衡,维持内环境稳定
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指氧饱和度等
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、尿常规、CRP、生化指标(肝酶、心肌酶、肾功能等)、凝血功能,动脉血气分析、胸部影像学等。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
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,包括鼻导管、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。有条件可采用氢氧混合吸入气(H
2
/O
2
:66.6%/33.3%)治疗
抗病毒治疗
可试用α-干扰素:成人每次500万U或相当剂量,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,每日2次雾化吸入
洛匹那韦/利托那韦:成人200 mg/50 mg/粒,每次2粒,每日2次,疗程不超过10天。注意洛匹那韦/利托那韦相关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,同时要注意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
利巴韦林:建议与干扰素或洛匹那韦/利托那韦联合应用,成人500mg/次,每日2至3次静脉输注,疗程不超过10天
磷酸氯喹:(18岁-65岁成人。体重大于50公斤者,每次500mg,每日2次,疗程7天;体重小于50公斤者,第一、二天每次500mg、每日2次,第三至第七天每次500mg、每日1次)
阿比多尔:成人200mg,每日3次,疗程不超过10天
要注意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、禁忌证(如患有心脏疾病者禁用氯喹)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。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评价目前所试用药物的疗效。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,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时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。对孕产妇患者的治疗应考虑妊娠周数,尽可能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,以及是否终止妊娠后再进行治疗等问题,并知情告知
抗菌药物治疗
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,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
呼吸支持
氧疗:重型患者应接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,并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(或)低氧血症是否缓解
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:当患者接受标准氧疗后呼吸窘迫和(或)低氧血症无法缓解时,可考虑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通气。若短时间内(1-2小时)内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,应当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
有创机械通气: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,即小潮气量(6-8ml/kg理想体重)和低水平气道平台压力(≤30cmH
2
O)进行机械通气,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。在保证气道平台压≤35cm
2
O时,可适当采用高PEEP,保持气道温化湿化,避免长时间镇静,早期唤醒患者并进行肺康复治疗。较多患者存在人机不同步,应当及时使用镇静以及肌松剂。根据气道分泌物情况,选择密闭式吸痰,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采取相应治疗
挽救治疗:对于严重ARDS患者,建议进行肺复张。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,每天应进行12小时以上的俯卧位通气。俯卧位机械通气效果不佳者,如条件允许,应尽快考虑体外膜肺氧合(ECMO)。其相关指征:①在FiO
2
>90%时,氧合指数小于80mmHg,持续3-4小时以上;②气道平台压≥35cmH
2
O。单纯呼吸衰竭患者,首选VV-ECMO模式;若需要循环支持,则选用VA-ECMO模式。在基础疾病得以控制,心肺功能有恢复迹象时,可开始撤机试验
循环支持
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,改善微循环,使用血管活性药物,密切监测患者血压、心率和尿量的变化,以及动脉血气分析中乳酸和碱剩余,必要时进行无创或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,如超声多普勒法、超声心动图、有创血压或持续心排血量(PiCCO)监测。在救治过程中,注意液体平衡策略,避免过量和不足。如果发现患者心率突发增加大于基础值的20%或血压下降大约基础值20%以上时,若伴有皮肤灌注不良和尿量减少等表现时,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脓毒症休克、消化道出血或心功能衰竭等情况
肾功能衰竭和肾替代治疗
危重症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应积极寻找导致肾功能损伤的原因,如低灌注和药物等因素。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应注重体液平衡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,在营养支持治疗方面应注意氮平衡、热量和微量元素等补充。重症患者可选择连续性肾替代治疗(CRRT)。其指征包括:①高钾血症;②酸中毒;③肺水肿或水负荷过重;④多器官功能不全时的液体管理
康复者血浆治疗
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、重型和危重型患者。用法用量参考《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(试行第二版)》
血液净化治疗
血液净化治疗:血液净化系统包括血浆置换、吸附、灌流、血液/血浆滤过等,能清除炎症因子,阻断“细胞因子风暴”,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,可用于重型、危重型患者细胞因子风暴早中期的救治。
免疫治疗
对于双肺广泛病变者及重型患者,且实验室检测IL-6水平升高者,可试用托珠单抗治疗。首次剂量4-8mg/kg,推荐剂量为400mg、0.9%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,输注时间大于1小时;首次用药疗效不佳者,可在12小时后追加应用一次(剂量同前),累计给药次数最多为2次,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800mg。注意过敏反应,有结核等活动性感染者禁用。
其他治疗措施
糖皮质激素:对于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、影像学进展迅速、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患者,酌情短期内(3~5日)使用糖皮质激素,建议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1~2mg/kg/日,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,会延缓对冠状病毒的清除
血必净:可静脉给予血必净100ml/次,每日2次治疗
肠道微生态调节剂: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,预防继发细菌感染
儿童重型、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虑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
患有重型或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孕妇应积极终止妊娠,剖腹产为首选
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,应加强心理疏导
中医辨证施治(根据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七版)》推荐)
本病属于中医“疫”病范畴,病因为感受“疫戾”之气,各地可根据病情、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,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。涉及到超药典剂量,应当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分期
详细治疗方案
医学观察期
临床表现1:乏力伴胃肠不适
推荐中成药:藿香正气胶囊(丸、水、口服液)
临床表现2:乏力伴发热
推荐中成药:金花清感颗粒、连花清瘟胶囊(颗粒)、疏风解毒胶囊(颗粒)
临床治疗期(确诊病例)
清肺排毒汤
适用范围:适用于轻型、普通型、重型患者,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
基础方剂:麻黄9g、炙甘草6g、杏仁9g、生石膏15~30g(先煎)、桂枝9g、泽泻9g、猪苓9g、白术9g、茯苓15g、柴胡16g、黄芩6g、姜半夏9g、生姜9g、紫菀9g、冬花9g、射干9g、细辛6g、山药12g、枳实6g、陈皮6g、藿香9g
服法:传统中药饮片,水煎服。每天一付,早晚各一次(饭后四十分钟),温服,三付一个疗程。如有条件,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,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。(注: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,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)。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,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,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,症状消失则停药
处方来源: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《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“清肺排毒汤”的通知》(国中医药办医政函[2020]22号)
分期
中医辨证
详细治疗方案
轻型
寒湿郁肺证
临床表现:发热,乏力,周身酸痛,咳嗽,咯痰,胸紧憋气,纳呆,恶心,呕吐,大便黏腻不爽。舌质淡胖齿痕或淡红,苔白厚腐腻或白腻,脉濡或滑
推荐处方:生麻黄6g、生石膏15g、杏仁9g、羌活15g、葶苈子15g、贯众9g、地龙15g、徐长卿15g、藿香15g、佩兰 9g、苍术15g、云苓45g、生白术30g、焦三仙各9g、厚朴15g、 焦槟榔9g、煨草果9g、生姜15g
服法:每日1剂,水煎600ml,分3次服用,早中晚各1次,饭前服用
湿热蕴肺证
临床表现:低热或不发热,微恶寒,乏力,头身困重,肌肉酸痛,干咳痰少,咽痛,口干不欲多饮,或伴有胸闷脘痞,无汗或汗出不畅,或见呕恶纳呆,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。舌淡红,苔白厚腻或薄黄,脉滑数或濡
推荐处方:槟榔10g、草果10g、厚朴10g、知母10g、黄芩10g、柴胡10g、赤芍10g、连翘15g、青蒿10g (后下)、苍术10g、大青叶10g、生甘草5g
服法:每日1剂,水煎400ml,分2次服用,早晚各1次
普通型
湿毒郁肺证
临床表现:发热,咳嗽痰少,或有黄痰,憋闷气促,腹胀, 便秘不畅。舌质暗红,舌体胖,苔黄腻或黄燥,脉滑数或弦滑
推荐处方:生麻黄6g、苦杏仁15g、生石膏30g、生薏苡仁30g、茅苍术10g、广藿香15g、青蒿草12g、虎杖20g、马鞭草 30g、干芦根30g、葶苈子15g、化橘红15g、生甘草10g
服法:每日1剂,水煎400ml,分2次服用,早晚各1次
寒湿阻肺证
临床表现:低热,身热不扬,或未热,干咳,少痰,倦怠乏力,胸闷,脘痞,或呕恶,便溏。舌质淡或淡红,苔白或白腻,脉濡
推荐处方:苍术15g、陈皮10g、厚朴10g、藿香10g、草果6g、生麻黄6g、羌活10g、生姜10g、槟榔10g
服法:每日1剂,水煎400ml,分2次服用,早晚各1次
重型
疫毒闭肺证
临床表现:发热面红,咳嗽,痰黄粘少,或痰中带血,喘憋气促,疲乏倦怠,口干苦粘,恶心不食,大便不畅,小便短赤。舌红,苔黄腻,脉滑数
推荐处方:生麻黄6g、杏仁9g、生石膏15g、甘草3g、藿香10g(后下)、厚朴10g、苍术15g、草果10g、法半夏9g、茯苓15g、生大黄5g(后下)、生黄芪10g、葶苈子10g、赤芍10g
服法:每日1~2剂,水煎服,每次100ml~200ml,一日2~4次,口服或鼻饲
气营两燔证
临床表现:大热烦渴,喘憋气促,谵语神昏,视物错瞀,或发斑疹,或吐血、衄血,或四肢抽搐。舌绛少苔或无苔,脉沉细数,或浮大而数
推荐处方:生石膏30~60g (先煎)、知母30g、生地30~60g、水牛角30g(先煎)、赤芍30g、玄参30g、连翘15g、丹皮15g、黄连6g、竹叶12g、葶苈子15g、生甘草6g
服法:每日1剂,水煎服,先煎石膏、水牛角后下诸药,每次100ml~200ml,每日2~4次,口服或鼻饲
推荐中成药:喜炎平注射液、血必净注射液、热毒宁注射液、痰热清注射液、醒脑静注射液。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,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。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
危重型
内闭外脱证
临床表现:呼吸困难、动辄气喘或需要机械通气,伴神昏,烦躁,汗岀肢冷,舌质紫暗,苔厚腻或燥,脉浮大无根
推荐处方:人参15g、黑顺片10g(先煎)、山茱萸15g,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。出现机械通气伴腹胀便秘或大便不畅者,可用生大黄5~10g。出现人机不同步情况,在镇静和肌松剂使用的情况下,可用生大黄5~10g和芒硝5~10g
推荐中成药:血必净注射液、热毒宁注射液、痰热清注射液、醒脑静注射液、参附注射液、生脉注射液、参麦注射液。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,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。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
注: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
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遵照药品说明书从小剂量开始、逐步辨证调整的原则,推荐用法如下:
病毒感染或合并轻度细菌感染:0.9%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喜炎平注射液100mg bid,或0.9%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热毒宁注射液20ml,或0.9%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痰热清注射液40ml bid
高热伴意识障碍:0.9%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醒脑静注射液 20ml bid
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/和多脏器功能衰竭:0.9%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血必净注射液100ml bid
免疫抑制:0.9%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参麦注射液100ml bid
恢复期
肺脾气虚证
临床表现:气短,倦怠乏力,纳差呕恶,痞满,大便无力,便溏不爽。舌淡胖,苔白腻
推荐处方:法半夏9g、陈皮10g、党参15g、炙黄芪30g、炒白术10g、茯苓15g、藿香10g、砂仁6g (后下)、甘草6g
服法:每日1剂,水煎400ml,分2次服用,早晚各1次
气阴两虚证
临床表现:乏力,气短,口干,口渴,心悸,汗多,纳差, 低热或不热,干咳少痰。舌干少津,脉细或虚无力
推荐处方:南北沙参各10g、麦冬15g、西洋参6g,五味子 6g、生石膏15g、淡竹叶10g、桑叶10g、芦根15g、丹参15g、 生甘草6g
服法:每日1剂,水煎400ml,分2次服用,早晚各1次